[紫砂壶养壶] 请一把壶回家
养壶的韵味

工艺师:美壶定制 作品名: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福在眼前壶 茶人醉爱 价格:点此询价
每当淘得一把好壶,自然会对其爱不释手,把玩之余总会以自身理解去加以泡养。然而同样一把好壶,不同的人却养出了不同效果,这是为何?很显然,这与人的个性和习性有关。想养好一把壶除时间外,考验的却是人的耐心和细心,这与练气功、书法并无大异,因此养壶无疑也等于修身养性。
茶之所以能养壶主要是茶叶里含有丰富的植物单宁和色素。大家都使用过皮革,生皮经鞣制后,只剩下动物纤维,如不用栲胶加以填充和固定,很容易撕裂,而这种栲胶就是植物单宁。一把壶能均匀地养出皮革的味道绝对属于上品,而正是由于有了植物单宁,加上紫砂特有的透气性和吸附力,两者结合方能达到相得益彰的程度。
茶汤里的单宁具有粘性,对壶表而言相当于油漆。一般说来,油漆的浓度越低,漆的遍数越多,效果就越佳,只是现代装修中油漆工图省事而已。其实以茶养壶也是如此,除使用什么样的油漆,什么样的工具外,一切还得取决于油漆的功夫。

不同的茶适用不同质地的壶,如果不加选择,可能会事倍功半,甚至会把好壶养砸了。在茶的种类里,有绿茶、青茶、红茶、黑茶、白茶之分。但从色泽的大类上来分,无非只有浅色与深色两种。烧结温度高且含砂量大,吸附力低的壶,适合用深色的茶泡养,如普洱、红茶等。而泥质润泽、烧结温度适中或略低的,适合用浅色茶泡养,如乌龙、绿茶等。
养壶的工具有养壶托、养壶笔、茶巾等等。更有甚者,有牛人为此发明了养壶机。在佩服其才华的同时不得不说这种速成的方法已失去了泡养的乐趣,毕竟享受过程之韵味是任何机械无法替代的。在工具里首选养壶笔,以此养出的壶观感细腻,均匀度好,少有人工味,具有浑然天成之美感。
紫砂壶是一种不用上釉的陶器,如何从出窑时的热燥蜕变为玉一样的温润呢,这并不是茶水的随意冲泡就可以实现的。当然,壶作为器皿它的首要功能是泡茶,这无可厚非,但除使用功能外,它又是一件艺术品,是要在品茶之余带来额外的精神享受。那么既然是艺术品,它必然要有美感,制壶者只能创造出天生丽质的胚子,而养壶者必然要以对应的艺术素养去加以塑造,才有可能达到羚羊挂角而获得双美。

壶都有它的个性和脾气,越是好泥料做的壶越娇气,有不吃二茶之说。因此在养壶时只能选择单一茶系,例如用铁观音泡养的必须始终如一使用铁观音系列,否则,什么类的茶都泡,壶内定会像倒翻了五味瓶一样,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。这样养壶者就无法在壶身干燥的状态下,从壶中嗅到阵阵的沁人心脾的淡淡茶香了。壶品位下降和所费茶叶钱且不说,壶主也会因此少了一种感受,失去了一种本该有的清趣。好壶吃的是茶精而不是茶香,它会把茶原本的香味完完全全还原给泡养者,如此奉献精神难怪人们要赋予它灵性。而垃圾壶专吃茶香,这种壶乱泡无所谓,这也是区分壶之优劣的标准之一。所以好壶必然要用好茶来养,这就是征服与获取美的代价。养壶不光是养它的外表,由于紫砂的双向透气性,这就决定了养壶必须是一个由里到外和由外到里的过程,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达到表里如一,而最终体现的是外表的美,壶中的香。开壶之后,第一泡茶至关重要,它是决定由里到外的过程,就像在木头上做油漆一样,第一遍最容易被木头吸收,如果用错了色,以后要更改就难了。紫砂也有类似的特点,但它的问题不是色泽,而是决定以后的气味。所以在开壶之前,壶型适合泡什么样的茶,用哪一类的茶叶事先要做到心中有数,切忌盲目而落入难于收拾的境地。
开壶和养壶一样要注意,养壶更多的是一种心态,一种习惯!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1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1993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31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黄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20 cc
泥料:原矿段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紫工艺师:王静然
容量:16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优质紫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紫泥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4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紫砂知识分类
- 宜兴紫砂
 - 紫砂历史
 - 紫砂名人
 - 紫砂江湖
 - 紫砂书籍
 - 紫砂评论
 - 紫砂壶价格
 - 紫砂常识
 - 走进紫砂
 - 紫砂壶选购
 - 紫砂壶开壶
 - 紫砂壶养壶
 - 紫砂壶设计
 - 紫砂壶鉴别
 - 紫砂壶型
 - 紫砂壶视频
 - 紫砂艺术
 - 紫砂鉴赏
 - 收藏紫砂
 - 紫砂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具
 - 紫砂壶陶刻
 - 紫砂印章
 - 紫砂术语
 - 成型术语
 - 鉴赏术语
 - 行业术语
 - 紫砂泥料
 - 紫泥
 - 红泥
 - 绿泥
 - 古铜泥
 - 墨绿泥
 - 红皮龙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黑泥
 - 天青泥
 - 大红袍
 - 紫茄泥
 - 降坡泥
 - 朱泥
 - 青灰泥
 - 底槽清
 - 黑星土
 - 清水泥
 - 段泥
 - 黑疾星
 - 紫砂壶与茶
 - 茶叶知识
 - 茶道茶艺
 - 茶叶器具
 - 茶诗茶文
 - 茶史茶事
 - 茶叶资讯
 - 普洱茶功效
 - 普洱茶泡法
 - 工夫茶
 - 名人与茶
 - 铁观音
 - 乌龙茶
 - 书法
 - 名人书画
 
热门资料
- 1 宜兴紫砂壶-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3635次
 -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5144次
 - 3 现代,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699次
 -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661次
 - 5 顾景舟/顾景州底款,印款,印 28444次
 -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(全) 24401次
 -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725次
 -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629次
 -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10 大红袍泥料 16053次
 -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、陈鸣远、 14629次
 -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4036次
 -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553次
 - 15 “文革壶”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424次
 - 16 什么是老段泥 11547次
 - 17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527次
 - 18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386次
 - 19 青灰泥资料 11018次
 - 20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2次
 
紫砂壶型
-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2次
 -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西施 9090次
 -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(图) 7657次
 -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石瓢 7144次
 -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 6117次
 -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井栏 5160次
 -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秦权 4061次
 -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掇球 3917次
 -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竹段 3734次
 -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匏瓜与 3629次
 -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龙旦 3280次
 - 14 壶型大解说-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243次
 - 15 壶型大解说-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96次
 -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414次
 - 17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仿古如 2381次
 - 1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如 2376次
 - 19 壶型大解说-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285次
 -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报春 2156次
 
本站特约紫砂艺人
- 夏立
 - 王石耕
 - 查元康
 - 徐建芳
 - 许学芳
 - 王伟
 - 余仲华
 - 朱永忠
 - 范小龙
 - 周洪彬
 - 范国名
 - 范泉明
 - 王晓斌
 - 庄伟平
 - 徐浩
 - 张秋平
 - 朱牧清
 - 王国强
 - 张爱成
 - 周斌
 - 谭华斌
 - 刘世涛
 - 徐亚春
 - 周路健
 - 张听刚
 - 曲峰
 - 于洪霞
 - 李彦雄
 - 陆轶舟
 - 蔡一强
 - 陈进
 - 龚涛平
 - 何卫枫
 - 万阗阗
 - 酒虎
 - 施小马
 - 王健
 - 廖未梅
 - 耿其群
 - 顾小英
 - 许浒
 - 吴行中
 - 史云棠
 - 王余平
 - 郑新
 - 杨一新
 - 高湘君
 - 丁洪顺
 - 周定华
 - 谈剑锋
 - 范志峰
 - 范磊
 - 石丁
 - 史金妹
 - 蒋小彦
 - 杨裴明
 - 茶宠
 - 蔡岩峰
 - 邵惠雄
 - 张云熙
 - 吴杰
 - 刘景
 - 王孝新
 - 许学军
 - 谢曼伦
 - 蒋小琴
 - 盛益明
 - 范国华
 - 庄玉林
 - 袁新强
 - 尹君峰
 - 吴靓
 - 江友明
 
紫砂泥料
- 青段
 - 石红泥
 - 白朱泥
 - 枣红泥
 - 金桂砂
 - 原矿底槽清
 - 原矿紫泥
 - 红皮龙
 - 原矿段泥
 - 天青泥
 - 原矿降坡泥
 - 原矿朱泥
 - 原矿清水泥
 - 本山绿泥
 - 原矿红泥
 - 青灰泥
 - 原矿黑星土
 - 原矿紫茄泥
 - 古铜泥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原矿黑泥
 - 大红袍
 - 原矿绿泥
 - 黑疾星
 - 小煤窑朱泥
 - 原矿墨绿泥
 

				
			
评论人
评论内容
评论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