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茶叶知识] 请一把壶回家
大桶茶与浓缩茶是如何制成的

工艺师:美壶定制 作品名: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福在眼前壶 茶人醉爱 价格:点此询价

一、大桶茶的定义
大桶茶是指一次冲泡大量的茶汤,将茶叶分离后,供很多人在一个小时内饮用的泡茶与品饮法,原则上以装一次茶叶冲泡一次为基础。固然人数不良多,例如只有十人左右,利用一把大茶壶泡一次茶,将茶汤倒于另一把茶壶内备用,或用过滤网的方式将茶渣掏出,都属于大桶茶的范围。
为什么要夸大一个小时内饮用呢?由于茶汤放置太久,不是温度变凉了,就是在保温过程中产生了闷味,所以我们将大桶茶界定在「短时间的单次性冲泡」,假如要长时间的供茶,应使用下章所先容的「浓缩茶」。
二、大桶茶的茶水比例
大桶茶的茶水比例可依评茶鉴定杯的方式推算,鉴定杯的茶水比例是以三公克的茶,冲泡滚开水一五○㏄,浸泡五至六分钟。三公克的茶对一五○㏄的水,也就是每公克对一五○㏄的水,但我们仍旧使用三公克为一个计算单位,由于三公克恰好是一个人饮用「一次」的茶量,这「一次」若以大茶杯饮用,一五○㏄是颇为适当的份量,一五○㏄也是我们日常喝汤使用的汤碗的份量;这「一次」若换做小杯饮用,一五○㏄也是数杯加在一起很惬意的份量。所以假如有人问您五十人的聚会,每人供给一杯一五○㏄的茶,需要预备多少的茶叶,您就可以这样算︰3公克×50人=150公克,折算成台两则为︰150公克÷37.5公克=4两。
用上述方法放大成大桶茶的茶水量,例如八十人的同学会,会上预计每人将喝二杯一○○㏄的茶,请问要泡多少量的茶汤,以及应置多少的茶叶?
茶汤量算法︰100㏄×2杯×80人=16000㏄(即16公升),但茶渣会吸掉五至十%的水量,所以冲水量最好补足这部门,假如这次拟冲泡铁观音,这些采成熟叶制成的茶冲泡后的吸水量较大(相对的,如龙井、红茶等采嫩芽嫩叶的茶,吸水量就较小),补足十%,则冲水量应为︰16000㏄×1.1=17600㏄。
茶量的计算一般以未追加时的汤量折算,即︰16000㏄÷50㏄=320公克,即半台斤再多二十公克,可买九两。由于同样的冲泡时间,量多时会比量少时的浓度高一些,所以追加的那些水量恰好补救了这项误差。
三、大桶茶的泡法
泡大桶茶时先要考虑茶汤与茶渣的分离方法,若有二个茶桶,而且附有排水的龙头,就可以在一个茶桶内泡茶,泡至适当浓度后,将茶汤倒于另外一个茶桶内。假如只有一个茶桶,就要预备一个可以滤渣的内胆或滤袋,将茶叶放于内胆或滤袋内,浸泡倒所需浓度后,将内胆或滤袋提出。
先在泡茶的桶内加入所需份量的开水、(可用量杯)或桶子本身就是煮水器,调整好水温,将茶叶置入,并想法使茶叶全浸泡过热水,盖上盖子,开始计时。到达预计浸泡时间前一分钟,将茶叶上下搅动一下,倒出一小杯茶汤试饮,若已足够浓度,赶快将茶渣分离,若尚嫌不足,酌量增加浸泡的时间。大桶茶通常使用大杯子饮用,饮用时也是大口地喝,所以浓度最好较小壶茶淡些,若是大杯茶也泡至小杯茶的浓度,在口感上会觉得太浓。大桶茶通常无需温桶,水量多时(如超过五公升),浸泡间尚需打开桶盖一至二分钟,让茶汤散热一下,有利成汤后香味的清扬。
茶汤泡好后若发觉太淡,尚可回泡一次,若差距不大,不要全部倒回去,只倒回一部份即可。若觉得太浓,可以加些白开水稀释。若茶汤泡好后马上就饮用,不必加盖子,若尚有一段时间才饮用,盖上盖子,但留出一些旷地空闲,减少茶汤的闷味,也免得倒了茶还要等良久才能喝。
四、何谓浓缩茶法?
浓缩茶法就是将茶泡至双倍的浓度,放至常温,饮用时调以另半杯高温的开水,使稀释至尺度浓度与适口的温度。
这种泡茶与品饮法有三大特点︰一是避开茶汤不宜高温存放的缺点,将泡好的茶降至常温,以利香味的保留。二是以对半杯热开水的方式使茶汤恢复成适口的浓度与温度。三是饮用者长时间随时需要时,经简便的对水方式就可以有一杯相对高品质的茶汤可喝。
五、浓缩茶的泡法
浓缩法的泡法可用「大桶茶」加以修正,也就是把茶量加倍或是水量减半,得到的就是浓度双倍的茶汤。但只将浸泡时间加倍或加得更长是无效的,由于大桶茶的茶、水比例是预备只泡一次的,浸泡至五至六分钟,茶的「水可溶物质」已释出得差未几,不会由于浸泡时间的加长而得到双倍的浓度。
浓缩茶的水量一般不会像大桶茶泡得那么多,由于每人只需要一半的汤量,所以一○○○㏄左右或更少的水量时,应增高水温五℃左右或延长浸泡时间二至三分钟,由于水量少,易于降温,而且在高浓度的浸泡之下,可溶物质释出的速度也会减缓。所以量少的浓缩茶假如依大桶茶只增加茶,水的比例,茶汤仍是达不到双倍的浓度,但量多时就较不受影响。
浓缩茶泡妥后,仍需将茶渣与茶汤分离,并尽速让茶汤温度降低,若是汤量大的场合,浸泡在冷水中降温是可行的方法。放至冰箱冷藏倒可不必,除非预备携带外出,途中茶汤扭捏厉害。
有人或许会想到将茶泡至三倍或更高的浓度,理论上当然可行,但必需一切控制得更正确,反而失掉了简便的原则。 
  
六、浓缩茶的应用
在浓缩茶的旁边放置一桶白开水与杯子,饮用者拿着杯子,先倒半杯的浓缩茶,再加半杯的白开水,就是一杯尺度浓度与适口温度的茶。这桶白开水的温度可视天气而定,天色热时,温度不必太高,天色冷时,不妨温度高些。在天色严寒的地方,还可以把杯子放于保温箱内,使用时才将杯子从保温箱内掏出,若没有保温箱,也可以用热水将杯子烫过。
浓缩茶还可以作为调味茶与泡沫茶的原料茶,后来加进去的调味料与冰块恰好稀释了茶汤的浓度。
有些浓缩茶在放冷后会有乳化现象,也就是变得白浊,有如加了奶精一般,这种现象在高品质重发酵茶类较易发生,这是天然而无害的,加了热水或直接加温后就会消失而恢复原来的汤色。
 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1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1993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31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黄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20 cc
泥料:原矿段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紫工艺师:王静然
容量:16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优质紫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紫泥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4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紫砂知识分类
- 宜兴紫砂
 - 紫砂历史
 - 紫砂名人
 - 紫砂江湖
 - 紫砂书籍
 - 紫砂评论
 - 紫砂壶价格
 - 紫砂常识
 - 走进紫砂
 - 紫砂壶选购
 - 紫砂壶开壶
 - 紫砂壶养壶
 - 紫砂壶设计
 - 紫砂壶鉴别
 - 紫砂壶型
 - 紫砂壶视频
 - 紫砂艺术
 - 紫砂鉴赏
 - 收藏紫砂
 - 紫砂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具
 - 紫砂壶陶刻
 - 紫砂印章
 - 紫砂术语
 - 成型术语
 - 鉴赏术语
 - 行业术语
 - 紫砂泥料
 - 紫泥
 - 红泥
 - 绿泥
 - 古铜泥
 - 墨绿泥
 - 红皮龙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黑泥
 - 天青泥
 - 大红袍
 - 紫茄泥
 - 降坡泥
 - 朱泥
 - 青灰泥
 - 底槽清
 - 黑星土
 - 清水泥
 - 段泥
 - 黑疾星
 - 紫砂壶与茶
 - 茶叶知识
 - 茶道茶艺
 - 茶叶器具
 - 茶诗茶文
 - 茶史茶事
 - 茶叶资讯
 - 普洱茶功效
 - 普洱茶泡法
 - 工夫茶
 - 名人与茶
 - 铁观音
 - 乌龙茶
 - 书法
 - 名人书画
 
热门资料
- 1 宜兴紫砂壶-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3635次
 -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5144次
 - 3 现代,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699次
 -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661次
 - 5 顾景舟/顾景州底款,印款,印 28444次
 -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(全) 24401次
 -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725次
 -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629次
 -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10 大红袍泥料 16053次
 -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、陈鸣远、 14629次
 -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4036次
 -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553次
 - 15 “文革壶”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424次
 - 16 什么是老段泥 11547次
 - 17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527次
 - 18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386次
 - 19 青灰泥资料 11018次
 - 20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2次
 
紫砂壶型
-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2次
 -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西施 9090次
 -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(图) 7657次
 -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石瓢 7144次
 -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 6117次
 -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井栏 5160次
 -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秦权 4061次
 -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掇球 3917次
 -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竹段 3734次
 -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匏瓜与 3629次
 -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龙旦 3280次
 - 14 壶型大解说-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243次
 - 15 壶型大解说-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96次
 -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414次
 - 17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仿古如 2381次
 - 1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如 2376次
 - 19 壶型大解说-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285次
 -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报春 2156次
 
本站特约紫砂艺人
- 夏立
 - 王石耕
 - 查元康
 - 徐建芳
 - 许学芳
 - 王伟
 - 余仲华
 - 朱永忠
 - 范小龙
 - 周洪彬
 - 范国名
 - 范泉明
 - 王晓斌
 - 庄伟平
 - 徐浩
 - 张秋平
 - 朱牧清
 - 王国强
 - 张爱成
 - 周斌
 - 谭华斌
 - 刘世涛
 - 徐亚春
 - 周路健
 - 张听刚
 - 曲峰
 - 于洪霞
 - 李彦雄
 - 陆轶舟
 - 蔡一强
 - 陈进
 - 龚涛平
 - 何卫枫
 - 万阗阗
 - 酒虎
 - 施小马
 - 王健
 - 廖未梅
 - 耿其群
 - 顾小英
 - 许浒
 - 吴行中
 - 史云棠
 - 王余平
 - 郑新
 - 杨一新
 - 高湘君
 - 丁洪顺
 - 周定华
 - 谈剑锋
 - 范志峰
 - 范磊
 - 石丁
 - 史金妹
 - 蒋小彦
 - 杨裴明
 - 茶宠
 - 蔡岩峰
 - 邵惠雄
 - 张云熙
 - 吴杰
 - 刘景
 - 王孝新
 - 许学军
 - 谢曼伦
 - 蒋小琴
 - 盛益明
 - 范国华
 - 庄玉林
 - 袁新强
 - 尹君峰
 - 吴靓
 - 江友明
 
紫砂泥料
- 青段
 - 石红泥
 - 白朱泥
 - 枣红泥
 - 金桂砂
 - 原矿底槽清
 - 原矿紫泥
 - 红皮龙
 - 原矿段泥
 - 天青泥
 - 原矿降坡泥
 - 原矿朱泥
 - 原矿清水泥
 - 本山绿泥
 - 原矿红泥
 - 青灰泥
 - 原矿黑星土
 - 原矿紫茄泥
 - 古铜泥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原矿黑泥
 - 大红袍
 - 原矿绿泥
 - 黑疾星
 - 小煤窑朱泥
 - 原矿墨绿泥
 

				
			
评论人
评论内容
评论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