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茶史茶事] 请一把壶回家
茶王的传说

工艺师:美壶定制 作品名: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福在眼前壶 茶人醉爱 价格:点此询价

兽有兽王,茶也有茶王。潮州工夫茶的最上品,也被称起王来。笔者与茶友聊天之余,猎得这些多情趣而富哲理的史料,把它视为“家珍”谨献给茶作为佐茶之需。   
  潮人冲工夫茶,向以福建武夷和广东凤凰茶为上品。武夷最奇枞叫“贡品大红袍”。据说原只有一株。它产于武夷山天心寺。在这名山之上,独得山川灵秀之气,所生产品清醇隽美,与众不同。它不仅味道清香可口,且有祛病化痰之功,被列为奉献朝廷的贡品,声价百倍,因之被誉为“闽茶王”。   
  谈到这“奇枞大红袍”,它又孕育出传奇性的动人故事。  
相传在武夷山清心寺后,最上岩的九龙窝,良久良久以前,岩上长出一株奇树。它受自然甘泉之润泽滋润,呼吸着清新的雨露阳光,原叶有曹自然的特异香质。天心寺中的老和尚,深知此奇枞之可贵。可是处于巉岩峭壁之上,一般的人是不轻易上得去的。老和尚别有心计,他特意养了二只猴子,教给它采摘之术,每次由此二猢狲攀上绝壁,采摘嫩芽,再由他精心制作,终于成为珍品。因茶叶取于石者上,初名“岩茶”。老和尚特别珍重它,将它留作款待官绅名士之用。因为茶的效应极佳,不久被朝廷定为贡品,老庶民当然是无福得此了。据说后来有一位国王病重,御医荐茶于天子,竟然将国王的病医好。因此国王非常感谢打动,特意赏给制茶者一袭大红袍。老和尚究竟是方外之人,无心领此厚赐,就把这红袍盖在茶树上,因是之故,此后制成的茶品,也就称为“贡品大红袍”了,至于后来市上泛起的“大红袍”当然是由茶农再繁殖的。尽管如斯,茶品还是声价百倍。  
无独占偶,潮州凤凰山的鹪咀茶,也发生了与“王”字相联系着的故事。 鹪咀茶同属乌龙茶种,又名待诏茶。今之浪菜、水仙等是,这是由一株七百多年的宋种茶树,人称“茶王”繁殖下来的。它制出的茶品,形状美观,条索紧卷匀称,光彩油润。一经冲泡,香气浓烈,汤色金黄,又是耐冲耐泡,故为茶客所喜爱。民国四年,凤凰鹪咀茶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,获得银质奖,国际市场大为走俏。现在凤凰的单丛茶,因为制作方法的不同,也就形成多个不同名称如肉桂香、月季香、黄枝香单丛、白叶单丛等。饶平县岭头的单丛茶,被称为“白叶王”,为国务院及中南海宴请嘉宾之珍品,誉为 "国宾茶”。
鹪咀茶的名称有二种说法。因形似鹪咀而得名,这是一种说法,另一种说法原苗是由凤凰鸟衔来的茶枝繁植的,后一种说法,还附有一条故事。
相传南宋末代小天子赵昺,南逃至凤凰山乌岽顶上时,嚷着口渴,山上打不到水喝。这时,一只凤凰鸟衔来一根带叶的茶枝,飞鸣盘旋于少帝眼前。赵昺接过来就往口里嚼,自此就不吵口渴了,剩下的一半茶枝,他顺手丢在地上,后来也就生根发叶,长成枝叶婆娑的茶树。这就是本日的鹪嘴茶。(按鹪字与鸟字谐音)此二种说法,都是与鸟有关,从另一意义来说,大红袍与猴子,鹪咀与鸟儿,更主要的是它离不开名山峻岭,为人们所发现与栽培繁殖,以及不断改进的技术治理,这才是决定的因素。
  潮州之地域与建制,是与漳泉唇齿相依的,风土民情也多同源。鹪咀与大红袍,同属乌龙种,本是同气连枝。经由后人的精心制作,都已登上了“王位”,现在,奇枞大红袍“子孙”远销于台港、日本;凤凰鹪咀的子孙,走销于东南亚,远至欧美各地。据专家化验,这二种名茶既富高档营养,又有防霜止炎去积和促进肌肉愈合之功。特别是岭头白叶王,含有碘元素成份,也是治癌良药,称它为王,也是名不虚传的。 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1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1993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31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黄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20 cc
泥料:原矿段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紫工艺师:王静然
容量:16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优质紫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紫泥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4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紫砂知识分类
- 宜兴紫砂
 - 紫砂历史
 - 紫砂名人
 - 紫砂江湖
 - 紫砂书籍
 - 紫砂评论
 - 紫砂壶价格
 - 紫砂常识
 - 走进紫砂
 - 紫砂壶选购
 - 紫砂壶开壶
 - 紫砂壶养壶
 - 紫砂壶设计
 - 紫砂壶鉴别
 - 紫砂壶型
 - 紫砂壶视频
 - 紫砂艺术
 - 紫砂鉴赏
 - 收藏紫砂
 - 紫砂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具
 - 紫砂壶陶刻
 - 紫砂印章
 - 紫砂术语
 - 成型术语
 - 鉴赏术语
 - 行业术语
 - 紫砂泥料
 - 紫泥
 - 红泥
 - 绿泥
 - 古铜泥
 - 墨绿泥
 - 红皮龙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黑泥
 - 天青泥
 - 大红袍
 - 紫茄泥
 - 降坡泥
 - 朱泥
 - 青灰泥
 - 底槽清
 - 黑星土
 - 清水泥
 - 段泥
 - 黑疾星
 - 紫砂壶与茶
 - 茶叶知识
 - 茶道茶艺
 - 茶叶器具
 - 茶诗茶文
 - 茶史茶事
 - 茶叶资讯
 - 普洱茶功效
 - 普洱茶泡法
 - 工夫茶
 - 名人与茶
 - 铁观音
 - 乌龙茶
 - 书法
 - 名人书画
 
热门资料
- 1 宜兴紫砂壶-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3640次
 -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5150次
 - 3 现代,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700次
 -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661次
 - 5 顾景舟/顾景州底款,印款,印 28445次
 -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(全) 24401次
 -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727次
 -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629次
 -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10 大红袍泥料 16055次
 -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、陈鸣远、 14629次
 -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4037次
 -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553次
 - 15 “文革壶”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424次
 - 16 什么是老段泥 11551次
 - 17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527次
 - 18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388次
 - 19 青灰泥资料 11021次
 - 20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3次
 
紫砂壶型
-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6次
 -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4次
 -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3次
 -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西施 9090次
 -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(图) 7658次
 -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石瓢 7144次
 -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 6118次
 -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井栏 5160次
 -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秦权 4061次
 -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掇球 3917次
 -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竹段 3734次
 -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匏瓜与 3629次
 -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龙旦 3281次
 - 14 壶型大解说-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244次
 - 15 壶型大解说-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97次
 -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416次
 - 17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仿古如 2381次
 - 1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如 2376次
 - 19 壶型大解说-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286次
 -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报春 2156次
 
本站特约紫砂艺人
- 夏立
 - 王石耕
 - 查元康
 - 徐建芳
 - 许学芳
 - 王伟
 - 余仲华
 - 朱永忠
 - 范小龙
 - 周洪彬
 - 范国名
 - 范泉明
 - 王晓斌
 - 庄伟平
 - 徐浩
 - 张秋平
 - 朱牧清
 - 王国强
 - 张爱成
 - 周斌
 - 谭华斌
 - 刘世涛
 - 徐亚春
 - 周路健
 - 张听刚
 - 曲峰
 - 于洪霞
 - 李彦雄
 - 陆轶舟
 - 蔡一强
 - 陈进
 - 龚涛平
 - 何卫枫
 - 万阗阗
 - 酒虎
 - 施小马
 - 王健
 - 廖未梅
 - 耿其群
 - 顾小英
 - 许浒
 - 吴行中
 - 史云棠
 - 王余平
 - 郑新
 - 杨一新
 - 高湘君
 - 丁洪顺
 - 周定华
 - 谈剑锋
 - 范志峰
 - 范磊
 - 石丁
 - 史金妹
 - 蒋小彦
 - 杨裴明
 - 茶宠
 - 蔡岩峰
 - 邵惠雄
 - 张云熙
 - 吴杰
 - 刘景
 - 王孝新
 - 许学军
 - 谢曼伦
 - 蒋小琴
 - 盛益明
 - 范国华
 - 庄玉林
 - 袁新强
 - 尹君峰
 - 吴靓
 - 江友明
 
紫砂泥料
- 青段
 - 石红泥
 - 白朱泥
 - 枣红泥
 - 金桂砂
 - 原矿底槽清
 - 原矿紫泥
 - 红皮龙
 - 原矿段泥
 - 天青泥
 - 原矿降坡泥
 - 原矿朱泥
 - 原矿清水泥
 - 本山绿泥
 - 原矿红泥
 - 青灰泥
 - 原矿黑星土
 - 原矿紫茄泥
 - 古铜泥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原矿黑泥
 - 大红袍
 - 原矿绿泥
 - 黑疾星
 - 小煤窑朱泥
 - 原矿墨绿泥
 

				
			
评论人
评论内容
评论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