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茶诗茶文] 请一把壶回家
马一浮先生的茶缘
2014-01-06 10:40:53 浏览:261 次 来源:
			宜兴紫砂壶网
			
工艺师:美壶定制 作品名: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福在眼前壶 茶人醉爱 价格:点此询价
	
	
	马一浮先生是现代著名的理学大师和佛学大师,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书法家。属羊,四川省成都市人。他一生的八十五载时光,约有六分之一是在四川度过的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担任浙江文史馆馆长之职。先生对茶情有独钟。著名作家何满子先生曾作如此评价:近人品茶鉴赏最精的,有马一浮先生。
	  马老久居杭州,晚年定居花港观鱼蒋庄,附近就是驰名中外的龙井茶叶产地。他喜欢龙井茶,每当新茶上市,友人常送些请他品尝。但他最爱喝的却是远在数千里之遥的云南沱茶。一次,友人从云南带来沱茶,介绍说:沱茶为普洱茶之一种,色褐微红,光泽洁润,味香而醇,饮之具有一种深沉隽永的韵味。马老试之,果如所说,经过几次品尝,便对沱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说,相比之下,龙井茶太谈了。
	  云南沱茶杭州无供应,购买便成了难题。开始时,由友人从云南带来,数量虽不多,但胜似雪中送炭;后又托人买一些。但天天喝茶,托人在云南购买,实在是“远茶难解近渴”。马老的亲属汤彦森先生,十分着急,到处打听,终于发现在上海一家特产商店有售。
	  有了茶,选用茶具就成了大事。陆羽《茶经》云:“灶用无突者,釜用无唇者”。又云:“风炉,以铜铁铸之,即茶鼎也。”陆龟蒙、皮日休有茶鼎唱和诗。皮日休诗曰:邢客与越人/皆能造兹器/圆如月魂堕/轻如云魄起。
	  马老从中得知,古人很注重烹茶工具、炊具,且对于茶具制作,已有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。于是模仿古人,或自制,或选购,操持了一套很有艺术价值的茶具。
	  譬如茶炉,他选用上等铜材,聘请能工巧匠,打造了一只体积小,形体园,比排球略大些的小茶炉。还有燉壶,用粗砂烧制,烹茶味纯,绝没有铁锈味道。但最讲究的茶具,当推泡茶用的紫砂壶了,由马老亲自订做,宜兴名家选用标准紫砂泥,按照传统工艺,精心烧制而成。这把紫砂壶,形状古朴,质地细腻,盖如南瓜蒂,上刻一联云:汤嫩水清花不散,口甘神爽味偏长。
	  马老的整套茶具,小巧玲拢,富有艺术性。比如拔弄炭火的小火钳,铜做的,只有常用火钳的一半大小;他用的小茶杯形同玩具,只比北方酒盅稍大些,也很具观赏性。
	  起初,马老用木柴烧茶,烟熏火燎,污染水质;后来改用煤球,仍有黑烟乱窜,水味不纯。一段时间之后,马老研制成了一种优质小炭饼,做法是:挑选上等木炭,捣碎加水拌匀;再用木板做成许多小木模(月饼大小),把木炭泥装入其中,待干燥后取出即成。这种“小炭饼”无烟无臭,火缓而稳,既不影响水质,也不污染空气,烹茶最为适用。
	  马老把烹好的茶沏好之后,常常是自斟自饮,闭目养神。仿佛进入了“毕竟空舍”境界。马老品茶时,往往把诗与禅联在一起。例如,他读卢仝“肌骨清,通仙灵,两腋习习清风生”句,要说声:“这是道家境界!”他读范仲淹的:“不如仙山一啜好,泠然便欲乘风飞”时,也会说声:“一派仙气”。读到金田和尚的诗句:“不但清心明目好,参禅能伏睡魔军”,便认为:“这和尚正探求佛理。”但又评说:“若就诗的意境而言,金田和尚比卢、范二位差之远矣。”
	  现在想来,马老饮茶,确有他的独特之处。有的习惯,还令人好笑,例如紫砂壶中的“茶锈”(实是“茶垢”)他美其名曰“茶山”,虽然已经发黑,甚至很脏了,却从不洗涤,仅每天早上用清水冲一下算数。有人问过此事,他说,有了茶山,水更清,味更纯,如此而已。
	  这套茶具,马老用了几十年,十分珍贵。可惜十年浩劫中已经不知去向,实在遗憾。
				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优质老紫泥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1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1993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31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黄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20 cc
泥料:原矿段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特好紫工艺师:王静然
容量:16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优质紫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5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	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美壶特惠 精致紫泥琴工艺师:美壶定制
容量:240 cc
泥料:原矿紫泥
价格:点此询价
紫砂知识分类
- 宜兴紫砂
 - 紫砂历史
 - 紫砂名人
 - 紫砂江湖
 - 紫砂书籍
 - 紫砂评论
 - 紫砂壶价格
 - 紫砂常识
 - 走进紫砂
 - 紫砂壶选购
 - 紫砂壶开壶
 - 紫砂壶养壶
 - 紫砂壶设计
 - 紫砂壶鉴别
 - 紫砂壶型
 - 紫砂壶视频
 - 紫砂艺术
 - 紫砂鉴赏
 - 收藏紫砂
 - 紫砂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艺
 - 紫砂壶制壶工具
 - 紫砂壶陶刻
 - 紫砂印章
 - 紫砂术语
 - 成型术语
 - 鉴赏术语
 - 行业术语
 - 紫砂泥料
 - 紫泥
 - 红泥
 - 绿泥
 - 古铜泥
 - 墨绿泥
 - 红皮龙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黑泥
 - 天青泥
 - 大红袍
 - 紫茄泥
 - 降坡泥
 - 朱泥
 - 青灰泥
 - 底槽清
 - 黑星土
 - 清水泥
 - 段泥
 - 黑疾星
 - 紫砂壶与茶
 - 茶叶知识
 - 茶道茶艺
 - 茶叶器具
 - 茶诗茶文
 - 茶史茶事
 - 茶叶资讯
 - 普洱茶功效
 - 普洱茶泡法
 - 工夫茶
 - 名人与茶
 - 铁观音
 - 乌龙茶
 - 书法
 - 名人书画
 
热门资料
- 1 宜兴紫砂壶-新紫砂壶的保养和 293640次
 - 2 非常详尽的实拍紫砂壶开壶过程 195150次
 - 3 现代,当代紫砂壶名家排名 最 89700次
 - 4 全手工紫砂壶的鉴别 65661次
 - 5 顾景舟/顾景州底款,印款,印 28445次
 - 6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(全) 24401次
 - 7 宜兴紫砂工艺师职称名录全集 22727次
 - 8 宜兴紫砂壶名家 周桂珍老师作 20629次
 - 9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5次
 - 10 大红袍泥料 16055次
 - 11 欣赏精品好壶时大彬、陈鸣远、 14629次
 - 12 周桂珍紫砂印章及其作品欣赏 14037次
 - 13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3次
 - 14 怎么辨别紫砂壶化工壶 13553次
 - 15 “文革壶”紫砂壶价格和收藏 12424次
 - 16 什么是老段泥 11551次
 - 17 2010年紫砂助理工艺师名录 11527次
 - 18 紫砂壶鉴别九个特点 11388次
 - 19 青灰泥资料 11021次
 - 20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3次
 
紫砂壶型
- 1 紫砂壶壶型详解鉴别 有图 18086次
 - 2 紫砂壶 壶型大全,真给力 13824次
 - 3 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石瓢来源由 10813次
 - 4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西施 9090次
 - 5 常见紫砂壶壶型器型大全(图) 7658次
 - 6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石瓢 7144次
 - 7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 6118次
 - 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井栏 5160次
 - 9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秦权 4061次
 - 1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掇球 3917次
 - 11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竹段 3734次
 - 12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匏瓜与 3629次
 - 13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龙旦 3281次
 - 14 壶型大解说-井栏壶的由来和欣 3244次
 - 15 壶型大解说-鱼化龙壶型的由来 2797次
 - 16 发一部分紫砂壶型的来历 2416次
 - 17 宜兴紫砂壶壶型大解说-仿古如 2381次
 - 18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——仿古如 2376次
 - 19 壶型大解说-秦权壶的来源和欣 2286次
 - 20 宜兴紫砂壶经典壶型-报春 2156次
 
本站特约紫砂艺人
- 夏立
 - 王石耕
 - 查元康
 - 徐建芳
 - 许学芳
 - 王伟
 - 余仲华
 - 朱永忠
 - 范小龙
 - 周洪彬
 - 范国名
 - 范泉明
 - 王晓斌
 - 庄伟平
 - 徐浩
 - 张秋平
 - 朱牧清
 - 王国强
 - 张爱成
 - 周斌
 - 谭华斌
 - 刘世涛
 - 徐亚春
 - 周路健
 - 张听刚
 - 曲峰
 - 于洪霞
 - 李彦雄
 - 陆轶舟
 - 蔡一强
 - 陈进
 - 龚涛平
 - 何卫枫
 - 万阗阗
 - 酒虎
 - 施小马
 - 王健
 - 廖未梅
 - 耿其群
 - 顾小英
 - 许浒
 - 吴行中
 - 史云棠
 - 王余平
 - 郑新
 - 杨一新
 - 高湘君
 - 丁洪顺
 - 周定华
 - 谈剑锋
 - 范志峰
 - 范磊
 - 石丁
 - 史金妹
 - 蒋小彦
 - 杨裴明
 - 茶宠
 - 蔡岩峰
 - 邵惠雄
 - 张云熙
 - 吴杰
 - 刘景
 - 王孝新
 - 许学军
 - 谢曼伦
 - 蒋小琴
 - 盛益明
 - 范国华
 - 庄玉林
 - 袁新强
 - 尹君峰
 - 吴靓
 - 江友明
 
紫砂泥料
- 青段
 - 石红泥
 - 白朱泥
 - 枣红泥
 - 金桂砂
 - 原矿底槽清
 - 原矿紫泥
 - 红皮龙
 - 原矿段泥
 - 天青泥
 - 原矿降坡泥
 - 原矿朱泥
 - 原矿清水泥
 - 本山绿泥
 - 原矿红泥
 - 青灰泥
 - 原矿黑星土
 - 原矿紫茄泥
 - 古铜泥
 - 黄金段
 - 芝麻段
 - 老段泥
 - 原矿黑泥
 - 大红袍
 - 原矿绿泥
 - 黑疾星
 - 小煤窑朱泥
 - 原矿墨绿泥
 

				
			
评论人
评论内容
评论时间